老闆娘的話啟發了我對投資理財的興趣,後來非常認真念書,幾乎是住在圖書館中。
腸胃道(腸道菌相)問題(相關腹瀉、大腸癌、肝膽疾病、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膚疾病、精神疾病) 飲食是影響腸道及其細菌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四、每天鹽巴勿攝取超過5公克(約1茶匙),鹽應加碘 因此若想要減少鹽攝取,WHO建議可以藉由以下方式: 節制鹽巴或高鈉調味料(例如醬油)使用量 少吃鹹味的零食(例如洋芋片) 依照營養標示,購買鈉含量較低的產品 把桌上的調味品拿開。
現代社會大部分人生活在繁忙的行程之中,很容易忽視掉營養對於人體的重要,若有缺乏或者超過的營養,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二、糖分攝取不超過每天總熱量的10% 糖分不僅存在於零食飲料,許多料理也含有糖分,如紅燒湯頭、滷味、加工肉品、蠔油、番茄醬、美乃滋。三、「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反式脂肪」 建議可多多利用以下4種方式,減少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的攝取: 蒸煮烹調代替油炸 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的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替代牛油、豬油、酥油 選擇低脂乳製品與瘦肉(或直接修剪掉肉中可見的脂肪),建議以白肉替代紅肉 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並限制攝取烘焙、油炸食品、含人造反式脂肪的包裝零食。其中很多人關注的不是健康的飲食,而是減肥,但是卻因為極端的減肥想法卻忽略了減肥最重要的就是正確的控制飲食。反式脂肪: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
維生素D以13-44歲的族群缺乏狀況最嚴重,維生素B6則男女各年齡層約莫一成。天然狀態下,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多以順式的結構存在,而一般製造人造奶油、酥油等產品的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氫化」步驟會改變順式的結構為反式結構,讓油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增加保存期限。販售戰爭恐懼加上疑美論,這種一廂情願的兩岸政策,最終證明也只能動員出基本盤,不具有擴張選票的效力。
在2022年再次於地方選舉贏得勝選,但政黨的得票只有微幅成長,顯示出此次選舉不能完全解讀為國民黨的成功,甚至主因是民進黨的失敗。國民黨對於修憲只有口號、不見動員,但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未見與社會力的結合,沒有正視此次修憲契機,同樣要對修憲的失敗負起一部分責任。其二,蔡總統辭去黨主席後,黨政分離的問題也因為這一次的國安高層會議被凸顯出來。民進黨在新北、桃園、新竹的提名佈局幾乎全部被打亂,在竹竹併的議題上充滿爭議,幾乎就可以預見了這幾個縣市最後的失敗。
但最後的檢討報告,顯然沒有打動人心,不只民間批評聲浪不斷,在後續台北市第三選區的補選也繼續敗選。以下分別對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在這場選舉過後,一直到目前的發展趨勢,討論其暴露出來的問題。
但一場選舉揭露出對於權力的傲慢。其他像是環境與能源、青年政策、轉型正義…等議題,都有類似的狀況,和年輕世代的期待,落差越來越大。此次蔡總統辭去黨主席,卻留任行政院長,甚至在年末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在元旦講話指導後續的施政方針。雖然許多分析認為吳怡農是「惜敗」,但不可諱言的,觀察整個大環境的氣氛,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跌勢恐怕尚未見底。
文: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 2022年地方選舉後,由於選情大不如預期,執政的民進黨展開所謂的檢討與反省。黨、政的混淆甚至可能出現矛盾,都將影響賴清德的接棒,也會影響2024的選舉佈局。民進黨在疫情期間,以前期的防疫績效為主軸、加上外交的突破,在2020至2022期間,讓「蔡蘇共治」的聲望始終居於高點。國民黨面對中國的威脅,沒有提出能取信於民的保台作法,卻被貼上疑美、親中的標籤。
其一,總統以國安處理內政,顯然沒有放權的跡象,國安會議處理的應該是外交、國防、兩岸或是重大變故。在選後用國安會決定未來執政方針,且皆為內政、民生等議題,顯示蔡總統對行政院改組的議題相對被動。
過往總統兼任黨主席,雖然在權責上屢屢引發爭議,但始終是我國向來的慣例,也維持黨政同步的政治秩序。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台北市補選與小內閣人事的爭議,加上2024年大選在黨內已經聞到的煙硝味,恐怕也會讓國民黨茶壺裡的風暴提前加劇。
國民黨在2018年地方勝選之後,2020年內部敗在韓國瑜的民粹式選戰,外部則是習近平對台灣與民主的威脅,一來一往逼出蔡英文817萬的歷史高票。內政主打疫情與疫苗政策,外交則是疑美並催化戰爭威脅,當成呼喚基本盤的魔戒。例如黨中央「自認良好的執政績效」與「基層人民實際感受」存在巨大的落差,該檢討的對象應該是行政院,但選後卻留任行政院院長。民進黨的檢討仍未到位 首先,對民進黨來說,去年選舉只守住基本盤,選後的檢討雖然提出了一些問題,但沒有真正面對與反省。Photo Credit: 中央社 蔡賴矛盾無可避免 另一方面,副總統賴清德在沒有挑戰者的情況下,必然接替黨主席,也宣示將推動黨務改革、2024年立委和總統必然舉辦初選。兩黨對於中間選民來說,都越來越不具吸引力。
在此同時,看似政黨權力交接,實質上總統卻轉換平台,掌握內閣人事並透過國安主導國政。當前中國對台策略已經相當清晰,「武力恫嚇、非統即獨」,在兩岸的灰色空間越來越小、維持現狀也無法保障和平的局勢下,國民黨沒有能力提出真正能確保「維持和平與主權獨立並存」的兩岸政策。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國民黨以仇恨值動員基本盤,但沒拉攏到中間選民 再從國民黨來看,目前的發展似乎又見到2018年的場景。蔡、賴在政務和黨務上的表態,顯示接下來這一年黨、政的領導權將開始出現分離,也凸顯了兩個問題。
小結來說,民進黨需要大破大立,才能重新贏得民心,才能再次成為年輕世代願意相信的政黨。這樣的選舉策略,基本盤確實被呼喚出來了,但政黨的基本定位也距離中間越來越遠。
此外,在選舉過程中,國民黨搭配柯文哲全力炒作仇恨值,尤其以陳時中參選的台北市最為顯著。以公民權修憲為例,民間許多團體對於公民權的修憲抱持期待,但民進黨在選舉期間沒有和社會團體分進合擊,選後更沒有對此一議題檢討,或是提出未來的對策,顯然只把公民權修憲議題當成選舉動員的工具。賴清德如果要以黨主席的身份角逐2024,但未來這一年蔡總統如果繼續透過內閣,甚至國安高層會議來決定施政方向,那麼黨、政的問題,甚至蔡、賴的矛盾,都將無法避免。不僅如此,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不止影響了後續新竹市與桃園市的提名策略,甚至引發後續林智堅的風暴。
再者,2022年民進黨只有在屏東舉辦初選,其他所有縣市均以徵召方式提名。緊抓提名權、數字治國不接地氣、選舉主軸雜亂無章、與社會團體脫節、甚至在選後檢討仍未見對「蔡蘇共治」的反省
除了攸關自身的事物可以引導孩子發揮,也不妨將視野再次提高,針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寫出個人的直覺感受與體會,不也是一種「情意」的體現嗎? 例如:沒戴好頭巾而遭捕喪命的伊朗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為躲避俄軍進攻一個人從烏克蘭前往斯洛伐克的男童哈拉夫(Hassan Al-Khalaf)……等,都是可以抒發情意且有血有肉的具體對象,考生更容易寫出真實的情感。因此,〈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這類題目,會誘導考生刻意營造矯揉造作的「詩情」。
然而,一旦他們出了社會,還是抱持著寫給閱卷老師看的心態來寫履歷、企劃、文案、廣告……而從未考慮受眾的話,保證死得很難看。如果題目好發揮,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寫得出來,那撞題所帶來的衝擊便會大幅降低。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學測國寫題目〈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令我感到憎惡,因為這是一個獨厚少數考生的命題 112學測國文考題跨領域《獅子王》、木星合土星入題,少見題材「籌海議」成難題之一 身為國文老師,我們不應該只回答學生「因為大考要考,所以你必須學國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有學生寫端午節不能回南部老家,吃不到姨婆包的客家粽子,而爸媽又不會包,這才深刻意識到他們家已失落的傳統——整篇文章滿是失望與無奈,真情流露。由於這是所有人的共同經歷,沒有人寫不出來。文:鴻雁 情意題不是不能考,但有許多更寬廣、更切身、更高度的題材值得讓考生抒發情感和意念。
但居家隔離的這幾天,他們一家四口相較於以往,反而有更多的時間一起做家事、玩桌遊、聊天,讓他感覺到家庭的氣氛越來越融洽——顛覆讀者對於確診的負面觀感,寫出真切的天倫之情。有孩子發現:當他們全家確診,即使一度手忙腳亂、爸媽不時唉聲嘆氣。
說到撞題,也不成問題。我帶學生回顧自己確診的經過或觀察身邊親朋好友確診的情形,寫出個人感受。
同樣的,高中學生和艾米尼的年紀相差不遠,要同理她的遭遇不難。而〈氣味記憶〉反而較容易引導考生寫出「真情」。